阅读历史 |

第五百九十三章:造神计划(2 / 3)

加入书签

住在浮空城上的纯血人,才更有可能成为王牌巨人。”  “至于被辐射污染的废土人,能化身王牌巨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反而更容易成为奇行种巨人。”  “希望政府麾下的纯血人最多,甚至整个海蓝世界,所有纯血人都依附希望政府,因为他们能拥有一千名王牌巨人,也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听到恩佐的解释后,四名王牌巨人脸色变幻。  尤莱亚的脸色阴沉如水,莱钠则若有所思,至于巴克与希拉里也陷入了沉思。  原本他们以为,王牌巨人数量稀少。  每一位王牌巨人,都是独特的存在,就像是传奇小说中的主角人物,然而现在,却得知世界上,竟然还有一千名以上的王牌巨人。  这就如同一盆冷水,浇在几人的心头一般。  “如果希望政府准备派出一千名王牌巨人,来进攻血火城的话,你打算如何?”半晌后,尤莱亚开口询问道。  作为王牌巨人小队的首领,尤莱亚十分清楚,王牌巨人的战斗力何等惊人,原本他以为凭借血火城几千万邪鬼族的军事力量,根本就不需要畏惧希望政府。  然而现在,似乎并不是这样。  一千名王牌巨人,完全可以组成一支军队,即便是强攻血火城,都是一股不容小窥的力量。  “王牌巨人的确强大,不过也不必太过担心。”  恩佐的脸色十分平静,虽然知道王牌巨人强大,但他也早就有所针对,清楚血火城面对王牌巨人时,应该如何面对,因此并未将这件事太放在心上。  真正令恩佐在意的,还是之后的事情。  如果一千名王牌巨人进攻血火城,那么恩佐在将他们尽数击败后,是斩尽杀绝,还是收为己用呢?  如果是之前,恩佐肯定会选择后者。  因为,他既然决定征服海蓝世界,并且并未打算创造新的种族作为自己的代言人,那么海蓝人注定还是这个世界的掌控者,因此没必要制造太多无意义的杀戮。  可现在,恩佐却有些犹豫。  每一个王牌巨人,都相当于命运之子,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下,每一个王牌巨人,都有可能成长到不可思议的程度,甚至以成为神灵般的存在。  但同时,一千名王牌巨人,每个人所承载的命运之力都只有很少的程度,注定不可能成长到神灵层次,因此相互掠夺命运之力就是培育神灵候选者的唯一方式。  “这次的事件结束后,不知能剩下多少王牌巨人。”  恩佐心底念头闪烁,眼眸中光泽渐渐冰冷,命运之力过于分散,才导致一千多名王牌巨人出现,而恩佐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王牌巨人身上的力量集中起来。  减少王牌巨人的数量,才能让命运之子成长。  只不过,恩佐现在还不确定一点,那就是自己是否应该将一千名王牌巨人全部杀死,提取出命运之力,用来培育血火城的四名王牌巨人。  亦或者是杀死一部分王牌巨人,将剩下的王牌巨人拉拢到血火城麾下。  “尤莱亚,莱钠。”  恩佐心底喃喃自语,杀死希望政府的王牌巨人后,命运之力的分配,也将是一个重要的事情,血火城四位王牌巨人的实力不在一个层次,因此分配的命运之力也不同。  按照恩佐心中的计划。  首先,作为王牌巨人小队中,最强大的莱钠,肯定会被分配大量命运之力,以此确保他的成长性,而同时蛇巨人尤莱亚也可以得到一部分命运之力。  至于锤巨人巴克,以及羽巨人希拉里。  恩佐目前还在考虑之中,锤巨人的战斗力,勉强可以达到二阶生命体的层次,但吸收命运之力后,能否向着三阶生命体冲击还是个未知数。  至于希拉里同样是这样!  并且,恩佐还需要考虑一点,如果将命运之力,全部交给四位王牌巨人,让他们获得了足够的实力,那么四位王牌巨人还会对血火城保持忠诚吗?  如果恩佐真的用命运之力,制造出一个神灵,在得到世界意志的青睐下,对方还会选择向自己臣服吗?  这似乎是一个未知数!  神灵,就是小型世界最顶级存在,尤其是获得世界青睐的命运之子,就仿佛世界的孩子一般。  海蓝世界属于科技位面,从未诞生过神祇。  然而,随着红蜘蛛与希望政府交锋,再加上血火城的强势崛起,令世界意志感受到了威胁,因此才会散逸出大量的命运之力,早就如此多的命运之子。  种种原因之下,海蓝世界诞生神灵的可能性很高。  “必须设置一道保险才行。”  恩佐眼眸中光泽闪烁,目前的血火城,还完全处于自己的掌控之中,可如果四位王牌巨人之中,出现一位真正的神灵存在,那么恩佐的掌控力自然会变得微弱。  为了确保自己的统治权,恩佐必须做好保险。  恩佐的本体,目前还在战鬼世界,与世界之心融合的计划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不出意外的话,在海蓝世界的远征完成后,恩佐也将晋升四阶巫师。  可恩佐目前这具分身,却只有二阶左右的战斗力。  甚至在海蓝世界,他无法使用术法能力,因此处于绝对的弱小状态,如果不是拥有几千万邪鬼族的支持,以及灵魂芯片的帮助,他根本无法掌控血火城。  “先提升分身的实力!”  恩佐心中暗自下定决定,趁着希望政府突袭血火城,自己这具分身也得吸收一些命运之力,来确保晋升三阶生命体的层次,保证自己对血火城的统治能力。  “具体的计划如何?”  这时,尤莱亚忽然开口问道“:既然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