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7章 我辈怎能坐以待毙?(1 / 2)

加入书签

温道伦的推演之术,段位也不低。也就是说他忐忑了一整年……贺灵川惊讶的却是红将军话里有话,其实暗示这是温道伦自己的选择,因为他的态度“坦然”。 使用大方壶救回儿子的机会,莫非是温道伦自己放弃了? 这怎么可能? 此时另有一名大风军士赶了过来,低声报告:“将军,那姓纪的老妪衰虚而死。” “津渡幼崽和人母互相维系,一损俱损。”红将军不觉奇怪,“她死前还说了什么?” “她说袭击温先生是得自天神的旨意,自己只是依天命行事,丝毫没有悔改,因此反复咒骂,直至大笑而死。”纪妪不仅骂钟指挥使、骂红将军,还骂盘龙城所有人都瞎眼盲心,死到临头犹不自知。 她飙出来的脏话难听至极,专攻人下三路,这名军士哪敢原封不动转述? 同样都是孕育鬼胎的人母,纪大嫂和芸姑的性格相差很大。 红将军对这些毫不在意,只道:“原来这只津渡母的目标就是温道伦,再袭击其他人不过是幌子。看来芸姑果然是最大的变数,居然令他们的计划都降级了。” “芸姑?”看似微不足道的孕母居然又被红将军提及,贺灵川努力思索,“您说的变数,是指她……早产了?”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芸姑哭着忏悔说,“孩子们”的提早出生令神明震怒,斥责于她。 如果鬼崽们正常出生,又会怎么样? “这整个计划都是围绕虐食者制定的。毕竟生出这种怪物的几率很小,连天神都无法控制。一旦虐食者临世,就要好好把握。”她顿了一下,“若是芸姑晚几天生产,仙由大军入侵白鹤岗,我必举兵迎之;届时城内防务空虚,芸姑生出来的虐食者就可以在城中筑巢,短时间内吃掉成千上万活人,长成盘龙城一时都拔不掉的毒瘤。” 贺灵川立刻想起了魔巢沼泽里的血肉堡垒,就是因为嘉纳族人未能及时消灭虐食者,结果被它快速壮大,短时间内吞噬灭族。 疯狂进食的虐食者有多可怕,由此可见一斑。并且盘龙城居民数量远超嘉纳人部族,虐食者一旦筑起巢穴,依靠吃人而暴涨的力量不得突破天际? 红将军缓缓道,“至于纪妪,那大概是作为后备力量储用。虽然她没生出虐食者,但当盘龙城内外交困、大乱之际,纪妪的‘孩子们’同样能派上用场,偷袭城中大员以削弱盘龙城首脑。” 天神的计划,将红将军、盘龙城和钟胜光等首脑人物,都安排得明明白白,想要一锅端走。并且初期又格外隐秘,令人防不胜防。 想通这一点,贺灵川暗吸一口凉气,只觉盘龙城能躲过此劫说明运气太好。 “若他们谋划成功,盘龙城就算不被拿下,也会元气大伤、动摇人心。” 毕竟盘龙城一直以来就是坚不可摧、众志成城的同义词,也被公认为荒原上最安全的堡垒。这不仅是本地人的认知,甚至也是敌军的心魔。 万一这层共识被打破,大伙儿突然发现盘龙城也有内弱和动乱,信心的崩塌也只在一夜之间。 红将军似是轻笑一声,“不过筹谋太满不是好事,计划哪有变化快?入侵白鹤岗的仙由军队临时换将,战力一下就拉胯了。” 贺灵川抓住了重点:“那,何谓计划降级?” “重点中的重点,就是时机!芸姑提前早产,导致虐食者没能在仙由军攻城时降生在城内,也就制造不出强大的血肉堡垒,成不了盘龙城的动乱之源。甚至芸姑生下的鬼胎也都被清理干净,原本的目标根本没办法实现,这时它们就只能派纪妪上场,目标也降级为温道伦。” 退而求其次。 “为什么它们要针对温先生?”贺灵川问,“就因为温先生是钟大人最倚重的智囊之一?仿佛它们付出的代价也不小。” 因为钟胜光太难杀,所以目标降级为温道伦? 不是说温道伦不重要,但为了取他性命,就要付出一整窝鬼崽的代价?即便都是幼崽,但毕竟津渡母也是神明。 金鸡下金蛋,神明生神子,能随随便便当炮灰用吗? “神明很清楚,莫说是胜利,有时候就算试探也要付出代价。”红将军往东一指,“我们同样。要守住这一方沃土,几百万人命,怎可能没有代价?” 红将军又道:“温道伦与钟指挥使有过命的交情。” 言有深意,但说到这里,她就不再展开。 贺灵川就算没想透,也知道不该再多问了,只得转话题道:“收回威城之后,我听说您前往鬼针石林,击败了朱二娘?” 否则地穴蛛怎会二话不说,重新变成盘龙城友好的邻居? 那肯定是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嘛,大家都是务实派。 红将军答得干脆:“是的。” “那朱二娘的弱点在哪里?” 红将军转头,盯着贺灵川:“你问这个作什么?” “好奇。”贺灵川被他面具上黑漆漆的眼洞看得心里发毛,“我上回深入蛛巢,被它逼到绝路,总不甘心。” 红将军也不深究:“朱二娘是上古大妖,即便道行层层削减,手段还在,又有众多子嗣,也非你现在所能对付。在我而言是弱点的地方,对你来说——” 可能还是石头。贺灵川敢只身去挑战朱二娘,就是以卵击石。 他摸摸鼻子,无话可说。 红将军又道:“你最好聚众前去,等待时机。” “假如只有我一个人又非打不可?” 董锐那厮根本靠不住,不背后捅刀就不错了。 “如果你一定要孤身送死——” 贺灵川忍不住一声叹息。 “也无妨。”红将军话锋一转,“强如我辈,怎能坐以待毙?那是死活都要一争的。” 她仿佛低低一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