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楚国人太霸道(1 / 3)

加入书签

钱林伟少尉以及其副驾驶员所进行的人类第一次空对地扫射作战,要说历史意义肯定是重大的。

对人类历史如此,对大楚帝国也如此,而对空军而言就更重要了。

因为通过实战证明了,飞机搭载机枪用于对地攻击,独自消灭敌人或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是卓越有效的。

从效率上来说,比装甲车还要更高,同时也比飞艇更可控。

实际上楚军之前也尝试过在飞艇上搭载重机枪,用于对地空地,但是并不成功,倒不是说飞艇无法搭载重机枪以及弹药,实际上是可以的,而且飞艇的载重可比现在的飞机大多了。

如今楚军里所服役的飞艇里,最大的一艘载重可以达到一吨多,这还是楚军并没有刻意的去追求制造更大的飞艇的效果。

相对于更庞大的飞艇,楚军更希望获得更安全的飞艇,此外也注重机动性能。

所以这些年对飞艇的改进研发,基本都是集中在安全性以及机动性上。

可惜的是,这两者的研究都没能获得太大的成果,机动性方面,飞艇太大而且轻,很容易受到空中的气流影响,搭载的发动机所提供的动力也不足,这意味着飞艇不仅仅飞得慢,而且航向很难控制,更难以精确控制。

至于安全性上,使用氢气的飞艇不管怎么改,似乎都和安全不沾边,去年的时候空军还有一架飞艇出现事故,在降落前突然起火燃烧,导致多名机组成员阵亡。

这一次的事故发生后,同时又因为飞机技术发展快速,最终导致了空军方面决定暂停部署飞艇,改为派遣飞机部队前往欧洲以及印度等地区作战,代替飞艇执行侦查任务。

当然,现在的空军对飞艇的研发也没有完全死心,而是继续保持着下一代飞艇的研发,但是在下一代更安全的飞艇研发出来,空军是不打算使用这玩意了。

作战效率以及安全性乃至部署成本都远不如飞机。

之前探索的给飞艇上安装机枪的计划,在试验了几次后发现飞艇难以准确的控制航向,定位,让飞艇准确的在敌人头顶上盘旋而失败,最终随同飞艇一起被暂时停止。

如今,在空军里飞机已经完全取代了飞艇的作用,包括对地支援作战。

在普鲁士公国里,第二飞行团下属的第三大队开始执行侦查以及打击任务后,不仅仅获得了大量的土著叛军的情报,侦查飞机还利用搭载后座机枪频繁的对发现的土著叛军进行攻击。

根据不完全统计,仅仅是半个月时间里,光是第三飞行大队就发起了至少五十多架次的空中打击行动,保守估计杀伤敌军土著千人之多。

这还是第三飞行大队所装备的黑燕飞机,都是小短腿,飞过去后的留空时间比较短暂,作战窗口有限,而且搭载的机***也很有限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战果。

相关消息被送回国内会,空军的一票将领们就更是对空中炮艇项目望眼欲穿了。

就如今普鲁士公国那边的情况,如果有那么几架空中炮艇在那边,飞过去后直接在敌军可能出现的地方长时间盘旋搜查,然后发现敌人后就发起攻击,估计都不用陆军动手,空军自己就能把那些叛军给歼灭了。

当然,这也只是理想情况!

实际上那些土著叛军被楚军的飞机打多了后,很快就反应了过来,比如行踪更加隐秘,行军都在树林里进行,尽量避免在没有树林遮挡的区域里活动,并且会对一些营地利用树枝草木进行一定程度的伪装,降低被空中发现的概率。

因此也就是最开始的时候第三大队打起来比较顺手……只要飞到敌人大概出没的区域,很容易就能找到敌人,然后扫射的时候那些土著也傻乎乎的站在原地不动。

但是现在,这些土著竟然会跑了……一听到飞机的声音,这些土著就会散开,躲进附近树林里。

如此情况下也就让第三大队的战果减少了很多。

毕竟他们使用的黑燕飞机本来也不是什么专业的对地攻击机,只是一款教练机,然后兼职侦察机而已,至于对地攻击那都是后来才附加的属性。

看似效果不错,然而实际上用起来依旧有极大的局限性。

最大的局限性就是航程太短,难以覆盖更宽阔的区域,并且抵达预定作战地点上空后难以长时间的盘旋搜索,打击。

这种小短腿飞机,天生就不适合干这个。

不过即便不适合,作为第一款用于实战中的飞机,黑燕飞机依旧给楚军带来了极大的战略优势。

在频繁的空中侦查之下,楚军获得了大量土著叛军的情报,随后外籍军团在一群向导兼炮灰的土著国王军队的协同下,开始向汇集了土著叛军的复杂丘陵丛林地区发起了进攻。

从外围逐步向内圈包围,最后逐步拿下叛军的据点,最后在十月初的时候成功杀到了其中最大一支的叛军的老巢,当场歼灭了数千名叛军。

后续又从叛军的俘虏里搜寻情报,挖出来了一批直接参与或暗中支持这些叛军的普鲁士公国的权贵乃至周边几个国家的权贵。

接下来就是一场大规模的清理作战。

楚军才不管你什么详细证据不证据的,直接派兵杀上门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